3D打印技术再次被用于生态保护工作,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机器人制造实验室的研究人员3D打印了一批潮汐凳,并部署在了在香港沙头角的海岸线上。
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,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。像人类的建筑、消费和生活方式正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。为此,各种环保项目逐渐增多,希望通过人为活动来保护自然环境。潮汐凳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环保项目。
多年来,香港的城市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相应的天然海岸线也少了很多。现在除了一些景点外,还有一些村子保留了天然海岸线,沙头角就还保留了一些天然的海岸。
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打算针对潮汐区(涨潮和退潮之间的区域)做一些措施。他们经过研究发现,沙头角海岸线的潮汐区落差大约是90厘米,大概每隔12小时,潮汐区的生态就会发生变化。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植物和动物在退潮时暴露在空气中,在涨潮时被水淹没,因此它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面对不同的条件。
为了给这些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,他们3D打印了潮汐凳。这种潮汐凳拥有错综复杂的结构,拥有良好的生存空间,可以为潮汐区的生物提供了与它们体型相当的藏身之处,这样它们就可以远离捕食者。此外,3D打印的潮汐凳改善了海岸线的生态环境:在涨潮时,它们部分淹没在水中,给动植物一个安全的休息场所,而在退潮时,它们高于水面,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可以坐下来欣赏风景的好地方。
潮汐凳由工业机器人系统3D打印机打印而成,使用的潮流为土混合粘土,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。该团队表示,潮汐凳的设计灵感来自三个方面:首先是参考了中国古代的陶瓷凳子。这些凳子由各种材料制成,包括瓷器、木头、石头和釉面石器,大多用于景观花园。第二个灵感是红树林的根;这些树木生长在涨潮时泛滥的沿海沼泽地,其特点是纠缠在一起的地上根系。红树林沿着香港这个地区的海岸线生长,支持其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。最后,是这一片海岸线上的特有岩石,这反映在3D打印凳子的深棕色上,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。